
在人工智慧建設熱潮下,雲端數據中心規模更大、密度更高

維吉尼亞州阿什本正在興建的數據中心鳥瞰圖。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數據,去年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數量已超過1,100座。(圖片來源:via Getty Images)
深入簡報:
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週四發布的研究報告,去年由超大規模供應商營運的數據中心數量增加到1,136座,較2023年底的992座有所增加。
擁有最廣泛數據中心版圖的公司是領先的雲端服務供應商——亞馬遜、微軟和谷歌。SRG表示,這三家公司目前占所有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容量的59%。
SRG首席分析師John Dinsdale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:”最近新開設的數據中心平均規模有所增加,未來還將繼續增加,這意味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總容量將比數據中心數量增長得更快。”
深入分析:
對基於雲端的人工智慧服務需求不斷增長,繼續影響數據中心的發展格局,施工隊伍正在為新的超大規模設施打地基。雲端運算能力提升的競賽正在進行中。
根據SRG的數據,目前有超過500座設施處於規劃和建設階段。亞馬遜、微軟和谷歌都已承諾投入數百億美元的資本支出,主要用於人工智慧建設。
SRG預計,未來每年將有130到140座左右的數據中心穩定增加。
新建設施只是其中一部分。由於規劃中設施的規模龐大,加上運算密度的提高,容量的增長速度將快於項目數量的增長。
擔任構建人工智慧優化晶片技術關鍵角色的Nvidia,在加州聖荷西的GTC大會上推出了Blackwell Ultra平台。該處理器旨在通過將上一代Hopper晶片的運算和記憶體容量提高三倍以上,來提供代理人工智慧的能力,該公司在週二的公告中如此表示。
大型語言模型對計算資源渴求非常。模型建構商OpenAI在1月與甲骨文、軟銀和MGX聯手,為名為Stargate的5000億美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計劃提供資金。Nvidia、微軟和Arm是該項目的三大主要技術提供商。
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週二的GTC主題演講中表示:”訓練和推理這些模型所需的計算量已經大幅增加。”
黃仁勳預覽了Nvidia的下一代處理器Vera Rubin,它結合了高性能CPU和GPU晶片技術。他說,該公司將於2026年推出這款產品。
基礎設施技術正在快速發展。根據SRG的數據,總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容量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就翻了一番。該公司預計,容量將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再次翻倍。
Dinsdale在報告中表示:”我們還看到了數據中心規模的某種分化。雖然核心數據中心規模越來越大,但也有越來越多相對較小的數據中心部署,以將基礎設施推向更靠近客戶的位置。”
甲骨文是較小規模建設策略的支持者。該公司在全球雲端市場的3%份額,遠遠小於亞馬遜、微軟和谷歌雲端的壓倒性優勢。但甲骨文去年將其雲端覆蓋區域從68個迅速擴展到101個。
整體趨勢指向相反的方向。
Dinsdale表示:”從歷史上看,新數據中心的平均規模一直在逐漸增加,但在過去的幾個季度,由於公司正在建設面向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,這種趨勢已經被大大加速。規模增加的趨勢非常明確。”